关于荧光PCR试剂盒,那些不得不说的事
浏览次数:39发布日期:2025-07-09
荧光PCR试剂盒在现代分子生物学领域占据着关键地位,其以准确、灵敏且高效的特性,为基因检测、病原体鉴定、遗传分析等诸多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深入探究其基本工作原理与显著优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这一强大工具。荧光PCR技术是在常规PCR基础上,通过引入荧光标记的探针或染料,实现对PCR扩增过程的实时监测。在反应体系中,除了常规的模板DNA、引物、TaqDNA聚合酶以及dNTPs等成分外,还包含特定的荧光物质。
(一)荧光探针法
该方法利用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其两端分别标记荧光基团和淬灭基团。在未进行PCR扩增时,探针保持完整,荧光基团靠近淬灭基团,后者通过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抑制荧光发射,此时检测不到荧光信号。当PCR反应进行到退火步骤时,引物与模板结合并延伸,TaqDNA聚合酶的5'→3'外切酶活性会切断探针,使得荧光基团与淬灭基团分离,荧光信号得以释放并被检测系统捕捉。随着每个循环新链合成,更多探针被切断,荧光强度逐渐增强,且该强度与扩增产物量呈正相关,借此可对目标DNA进行定量分析。
(二)SYBR Green I 染料法
SYBR Green I 是一种能特异性结合双链 DNA 小沟的荧光染料。在 PCR 反应初期,由于没有双链 DNA 生成,SYBR Green I 以游离态存在,荧光信号微弱。随着 PCR 循环的推进,模板 DNA 不断扩增形成双链,SYBR Green I 与之结合后,构象改变导致荧光大大增强。不过,这种染料也能与非特异性双链 DNA 结合,所以在实验中常需通过熔解曲线分析来区分特异性扩增产物与非特异性扩增或引物二聚体。熔解曲线是通过逐渐升高温度使双链 DNA 解链,同时监测荧光变化而绘制,特异性扩增产物的熔解温度相对恒定,据此可验证反应的特异性。
荧光pcr试剂盒的使用注意事项:
1.试剂方面
-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使用试剂盒前仔细阅读说明书,按说明书要求进行样本采集、处理、储存和运输等操作,如血液样本需用特定抗凝管采集,组织样本要及时处理,所有样本低温储存运输防DNA降解。
-避免试剂污染与交叉污染:使用无菌技术和一次性移液器枪头、吸头,不同实验试剂分开存放并标记清楚;定期对实验室清洁消毒,减少环境中微生物污染;注意试剂的保存条件,一般需在-20℃以下保存,避免反复冻融影响试剂活性。
-试剂使用前处理:使用前将试剂混匀,确保性能稳定可靠,可定期对试剂进行质检。
2.实验操作方面
-防止样本污染:实验人员应戴一次性手套、帽子等,避免头发、皮肤细胞等污染样本;样品处理时尽量使用较长吸头取样,防止移液器污染导致交叉污染;加样后将荧光定量PCR管瞬时离心,不要在管上做标志,手勿碰管盖采光部位。
-准确加样与操作规范:移液器使用前确保量程合适并校准准确,加样时保持垂直缓慢吸取液体避免气泡和误差;配制反应液时试剂置于冰上,避免强光照射,所有试剂加到管底,配制完毕后低速离心数秒;分样前样品瞬离,加样时关闭生物安全柜照明,在冰盒上操作,尽量避免直射光源。
-严格控制反应条件:根据目标分子和试剂盒要求准确设置PCR反应的温度、时间和循环次数等条件,以确保反应的特异性和效率。
3.实验室环境与设备方面
-实验室分区管理:实验室应实行严格的分区管理制度,如试剂储存和准备区、标本制备区、扩增区、扩增产物分析区等明确区分,各区域设备、物品不混用,工作人员离开各区域时不得将工作服带出,清洁按特定方向进行,不同区域有各自清洁用具防止交叉污染。
-设备维护与校准:定期对荧光定量PCR仪进行清洁、消毒、校准和检修,确保其性能稳定可靠,保证荧光信号检测的准确性;仪器使用时注意安全操作,避免意外事故。